“十一”假期玉龙喀什水利枢纽施工“不打烊”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康颢严
“十一”假期,和田市区的玉龙喀什河大桥前,游客们拍照打卡一片喧闹欢腾;循河而上,百余公里外人迹罕至的昆仑山深处,呼啸风声混着大型机械的隆隆声,玉龙喀什水利枢纽仍在紧张施工中。
近日,玉龙喀什水利枢纽大坝填筑施工现场。杜成摄
“我们正在有序推进1号深孔放空冲沙洞闸室及竖井混凝土浇筑,预计10月10日可以提前封顶,为今年完成闸门金属结构安装奠定基础。”10月1日,新疆葛洲坝玉龙喀什水利枢纽开发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主任杨善红说,玉龙喀什水利枢纽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将建成233.5米高的大坝坝体和5.36亿立方米的总库容,配套20万千瓦电站,实现生态输水、灌溉补水为主,结合防洪、兼顾发电等综合利用。
玉龙喀什河发源自昆仑山脉,流经和田市、和田县、洛浦县等县市,与墨玉河汇流成和田河后注入塔里木河,是塔里木河的源流之一。玉龙喀什水利枢纽是玉龙喀什河中游控制性工程,项目于2020年7月开工,当前主体工程开挖基本完成,大坝填筑、泄水建筑物混凝土浇筑、金属结构安装等工作正有序推进,工程计划2027年9月下闸蓄水,2028年5月首台机组发电。
山石耸立的昆仑山深处,地理环境极为复杂,施工面临重重挑战,高震区、高海拔、陡峭边坡、狭窄河谷以及泥沙众多等难题都需攻克。施工现场,智能加水、智能碾压、智能监控等“智慧赋能”场景随处可见,在面板堆石坝建设的核心环节坝体填筑中,标准化施工工艺体系和全链条精细化管控体系,实现了可视化、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
谈起施工创新,杨善红介绍,面对500米级坝肩边坡开挖支护施工难题,项目部研发一次爆破、分区出渣、同步支护的快速施工技术,实现了质量与效率双提升;针对面板堆石坝防渗体系核心结构的趾板,项目部采用设备改良与精准控制爆破技术,解决了小角度水平钻孔施工的技术难题,为高陡边坡条件下的趾板施工提供了示范性解决方案。
“我们抓紧施工,盼着水坝建成后家乡能早日受益。”“00后”阿卜来海提·吾拉伊穆一边熟稔地在坝体上扎着钢筋一边笑着说,来自和田县英阿瓦提乡的他,是200余名和田籍务工人员之一,他们在工地上从事机械驾驶员、钢筋工、模板工等工作,不仅就近就业实现增收,还掌握了一技之长让今后的生活更有底气。
而更大的底气,将在玉龙喀什水利枢纽建成后显现。届时,工程通过与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联合调度,每年可向塔里木河下泄生态供水9亿立方米,有效改善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并输送灌溉用水8.34亿立方米,缓解流域160万亩农田季节性缺水困境。与此同时,玉龙喀什河下游防洪能力将从10年一遇提高到30年一遇,沿岸居民区与农田的防洪安全保障显著增强,每年向南疆电网输送的5.14亿度清洁电能,对促进南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