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映变迁——乌鲁木齐天山区70年巨变影像展亮相大巴扎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张冬梅报道)金秋十月,国庆节、中秋节的喜庆氛围在乌鲁木齐大巴扎景区的每个角落弥漫。10月2日,位于大巴扎步行街二期——疆来城文商旅综合体内,一场名为“乌鲁木齐——天山区70年巨变”的影像展,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赏。
10月2日,乌鲁木齐大巴扎步行街二期疆来城文商旅综合体内,游客参观“乌鲁木齐——天山区70年巨变”影像展。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张冬梅摄
展区内,百余幅摄影作品整齐排列于展架之上,老照片的黑白质感与新照片的鲜活色彩形成鲜明对比,宛如一条穿梭时空的隧道。几位居民围在“漫步西大桥”的照片前,手指着画面中的马路,打开了记忆的闸门;还有游客举起手机,捕捉“火车站变迁”的新旧对比图景。
“这些老地方我太熟悉了。”帕提古丽·吾甫尔站在一组“红山变迁”照片前,指着1959年的红山绿化照片说,那时候红山脚下还是一片农田,谁能想到现在不仅建起了观景台,晚上还有灯光秀。再看这张新照片,绿树成荫、栈道蜿蜒,这变化真是想都不敢想。
“若非朋友指引,我简直难以辨认这就是当年的二道桥市场。”来自黑龙江的游客宋建国手持相机,拍摄下“二道桥市场”的新旧对比照片。
宋建国所说的二道桥市场,在上世纪50年代已是摊铺林立;1982年,路边摊改建成为大棚市场;1999年,乌鲁木齐市开始对二道桥片区进行大规模改造。2002年,新二道桥市场建成。2003年,与二道桥市场相隔一条马路的新疆国际大巴扎落成,二道桥商圈初步形成。2018年,新疆国际大巴扎迎来提升改造,成为八方游客的“网红打卡地”。
10月2日,游客参观“乌鲁木齐——天山区70年巨变”影像展。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张冬梅摄
“20多年前,我来乌鲁木齐时,二道桥市场规模不大,是一个马路市场。没想到,如今这里竟成为了黄金商圈,吸引了这么多游客前来旅游打卡,发展速度实在太快了。”他打算将这些照片整理成册,回家后向家人讲述乌鲁木齐的“蜕变”。
天山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文物局)副局长王娜介绍,此次影像展由天山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文物局)、大巴扎景区综合服务中心、天山区摄影家协会共同承办,从400幅作品中选出了100幅作品展出,影像展将持续展出至10月10日。
“这些照片全面展示了天山区经典景点和标志性建筑的风貌,涵盖了二道桥、大十字等商业街区的历史演变。通过‘过去与现在’的直观对比,生动呈现了天山区在经济、文化、民生、生态等多个领域所取得的显著进步,也让游客和市民深刻感受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年来,天山区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王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