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喜相逢,乡村旅游与金色丰收“撞个满怀”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任江
10月2日中午,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三道坝镇三道坝村村民田福德匆匆忙忙吃了饭,就准备去地里看看,“说不定已经有人等着挖红薯了。”他笑着说。
田福德家种了2亩地花生、12亩地红薯,现在正值收获时节。这个国庆中秋节假期,他的田边停满了从市区来的私家车,地里随处可见大人孩子一起收花生、挖红薯,体验农家生活的热闹场景。
孩子们正在体验挖红薯的乐趣。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任江摄
金秋十月,米东区的田野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驱车穿行在乡村道路上,路旁稻田、棉田与玉米地接连掠过。不少田块旁,车辆排成长龙,游客们弯身俯腰,在地里“挖呀挖呀挖”。这个假期,米东区以“农文旅+”模式激活乡村新活力,吸引众多市民走进田间地头,感受别样丰收。
田福德用铁锹铲开红薯周围的土,露出饱满的果实。围在一旁的一家人立刻兴奋地动手开挖,老老少少齐上阵,田间充满欢声笑语。往年,他家的红薯在国庆前就已经采收售完。去年有人提议留一块地供游客体验,没想到大受欢迎。今年,他特意多种了两亩花生,专为迎接游客。10月1日,田福德家的地头游客络绎不绝,直到天黑才渐渐散去。
孩子在泥塘捉螃蟹。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任江摄
不远处的杜家庄村同样热闹。在荣祥欣稻蟹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稻田蟹养殖基地里,游客们卷起裤腿跳进泥塘,体验“浑水摸蟹” 的乐趣。“头一回下水抓螃蟹,太有意思了。”市民王振华腿上、胳膊上沾满泥浆,笑容却格外灿烂。这片专门开放的体验水塘虽然不大,一天却迎来上千名游客。
“近年来我们大力发展‘农业+旅游’,涌现出许多新业态。”三道坝镇党委委员刘亚楠介绍。他手机里保存的“三道坝镇乡村旅游攻略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各类农业观光体验点。“现在全镇已形成环形旅游路线,涵盖采摘、红色教育、特色餐饮、稻香文化等,为游客提供多维度的乡村体验。”
“当人们走进乡村,带走的不仅是农产品,更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刘亚楠说。
放眼天山南北,“丰收经济”正为新疆乡村旅游注入新活力。
游客们走出城市,在稻田里感受丰收喜悦。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任江摄
博湖县博枫民宿的小院里,主人冯新民正在菜园里采摘新鲜的辣椒和番茄。这家2023年投入200多万元精心打造的民宿,15个房间风格各异,最大亮点之一就是园内自种的新鲜蔬果,让游客直接品尝“丰收的味道”。
国庆中秋期间,新疆各地都飘荡着浓郁的丰收气息。和田地区推出葡萄采摘、品鉴及农特产品展销;哈密市的农民丰收节将持续到10月8日,包含乡村文化大集、农民趣味运动会、特色美食和亲子采摘等项目;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也举办丰收节推广农产品……各地通过丰收节庆、采摘体验、文艺演出、趣味运动会等多元活动,让乡村旅游充满农趣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