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小记者视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主题成就展里的“鲜活印记”
石榴云讯(通讯员 闫小乐报道)“这个棉田模型好逼真!原来新疆的棉花种植技术这么先进!”“看这组对比图,70年前的土坯房和现在的安居房差别也太大了!”10月1日,60余名石榴云小记者及家长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主题成就展,用眼睛捕捉变迁,用心灵感受辉煌,在沉浸式体验中解锁自治区成立70年来的的发展密码。
石榴云小记者沉浸式体验中解锁自治区成立70年来的的发展密码。
此次主题成就展是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重要活动,5500余平方米的展陈空间里,“万方乐奏换新天”“潮涌天山展宏图”“美丽新疆铸辉煌”三个篇章层层递进,如一幅立体历史长卷,铺展开新疆70年的沧桑巨变。
踏入“万方乐奏换新天”展区,小记者们就被复原的天山百货大楼与大众照相馆场景勾住了目光。褪色的招牌、摆着旧款搪瓷缸的木质柜台、照相馆里复古的布景板,像打开了时光匣子。家长们指着熟悉的细节回忆往昔,小记者们则捧着笔记本,一笔一画记录下这些。
小记者们翻看照片墙,感受自治区成立70年来的发展变化。
走到“潮涌天山展宏图”展区,众多实物与模型瞬间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当讲解老师聊起“西气东输”工程,说新疆的天然气正为许多疆外城市供能时,乌鲁木齐市第88中学的石榴云小记者申若滢立刻提笔记录,语气里满是自豪:“没想到新疆的天然气能送到疆外,这也太了不起了!”
小记者参观老新疆“地窝子”的模样。
石榴云小记者参观红色老式拖拉机。
展区内,“交通网络变迁墙”让小记者们连连惊叹——从坑洼难行的土路到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从慢节奏的绿皮火车到飞驰而过的高铁,一张张图片串联起新疆“天堑变通途”的跨越。不少小记者掏出手机拍照,想把这份“震撼”分享给班里的同学。
两个多小时的参观中,小记者们时而低头认真记录,时而举手踊跃提问。许多媒体视频和场景还原项目,把抽象的“成就”变成了可触摸、可感知的“故事”。走出展厅时,夕阳为展馆镀上一层金边,小记者们纷纷说,要把这次的所见所闻写成稿件,让更多人知道新疆70年的变化,也立志长大后为家乡发展出一份力。
活动结束后小记者们合影留念。
这次活动,不仅让小记者们近距离触摸到了新疆的发展成就,更在他们心里播下了热爱家乡、团结奋进的种子,让正能量顺着青春的声音,传得更远、更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