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的新疆正向前——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主题成就展映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壮阔征程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石鑫
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主题成就展面向公众开放,为这个金色的秋天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步入展厅,时光的闸门徐徐打开。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厚重的实物模型、一段段生动的影像资料,汇成一条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深情诉说着天山南北70年的沧桑巨变。
这不仅是一场关于新疆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盛大展示,更是一曲激荡人心的新时代乐章,它以其充满正能量、令人振奋的磅礴气势,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的生动缩影,为站在新征程上的新疆乃至全国各族人民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10月1日,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主题成就展面向公众开放,观众入馆参观。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石鑫摄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的生动缩影
淌过70年的时间长河,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主题成就展通过“万方乐奏换新天”“潮涌天山展宏图”“美丽新疆铸辉煌”3个部分,全景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地大力支援下,新疆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取得的辉煌成就。
“新疆70年的沧桑巨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一个生动缩影。”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主题成就展时指出。
七十载岁月如歌。从百废待兴到百业兴旺,从贫穷落后到日益现代化,从偏远闭塞到开放前沿,新疆各族人民在党的团结带领下筚路蓝缕、艰苦创业,描绘70年发展灿烂图景:1955年自治区成立时,新疆地区生产总值仅12.31亿元,2024年突破2万亿元,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
展览以历史纵深铺展画卷。它将自治区70年发展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中,以“党领导新疆各族人民取得巨大成就”的叙事方式,雄辩地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繁荣稳定的社会主义新疆。
“70年来,新疆发展的每一步,都凝聚着党中央的高瞻远瞩、执政智慧和亲切关怀。”参观完展览,退休干部王风来感慨万千。
在兰新高铁开通运行的照片前,退休干部黄书伴伫立良久,目光紧紧定格在画面上,眼角渐渐泛起泪光。“走进展厅,处处是感动,时时受鼓舞,好多场景都让我忍不住热泪盈眶。”曾在新疆扎根工作14年的他,语气里满是激动,“这次展览把自治区成立70年的变迁,尤其是新时代以来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天山南北的翻天覆地变化都呈现在眼前,看着这些,心里既骄傲又温暖。”
新疆70年发展历程,是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功实践的生动体现;新疆的辉煌,是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鲜活注脚。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宋磊表示,成就展用鲜活的事实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将激励新疆各族干部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10月1日,观众参观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主题成就展。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石鑫摄
展览充满正能量令人振奋
占地5500余平方米的展区,汇集1600余幅图片、1400余件实物模型、150多个多媒体视频和场景还原,共同谱写成一部由奋斗、温情与希望交织的史诗,充满正能量、令人振奋。
主题成就展中,有在戈壁荒滩开辟绿洲的上海知青,有一生坚守边境的护边员,有把新疆当作第二故乡的援疆干部,更有无数在平凡岗位上辛勤耕耘的各族群众。他们的面孔,在展览中熠熠生辉;他们的故事,构成了新疆70年辉煌成就最深厚的底色。
展厅里一段短视频让不少观众驻足:今年暑假,和田小姑娘帕提曼罕·排日海提第一次来到祖国的心脏北京天安门。她踮起脚尖,目光注视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那一刻泪水淌过脸颊:“五星红旗在蓝天中是一抹鲜艳的红,也是在我心中永远抹不去的红。”
还有这样一个动人画面:塔城市民沙勒克江·依明一家受邀来到天安门广场参加升国旗仪式后,沙勒克江深情亲吻国旗。
……
石榴籽的红,国旗的红,是心底最深最浓的颜色。
正能量在这里凝聚成强大的精神磁场。
展览特别设置的时光“传送机”墙面,通过32组新旧对比影像,不仅展现了新疆地理风貌的巨变,更彰显了发展理念的升华——基础设施跨越发展、特色产业拔节生长、民族团结之花常开、文化遗产活态传承。这种肉眼可见的蜕变,让每一位观众都能触摸到发展的温度,感受到这片土地的蓬勃生机。
“我们从20万张征集图片中精心挑选了1600幅图片,力求每幅图都对应重要节点或历史事件。观众透过这些图片,能深刻感受到新疆7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史诗。”负责此次主题成就展上版图片挑选、编辑工作的新疆日报社图片新闻部副主任于雷说。
前沿技术的赋能,更让展览突破静态边界、真正“活”了起来。展览施工方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施设计师刘海健介绍,团队将裸眼 3D、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3D Mapping(三维投影映射)场景还原等多媒体技术占比提至 60% 以上,布展时充分利用乌鲁木齐文化中心展览馆层高开阔的空间优势,为观众呈现一场兼具科技质感与艺术表现力的视听盛宴。
10月1日,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主题成就展面向公众开放,图为小观众体验互动展项。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石鑫摄
为新征程凝聚奋进力量
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主题成就展,既是对过往辉煌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征程的有力启迪。它如同一座灯塔,照亮前路;如同一面战鼓,催人奋进,为新疆迈向更美好的明天凝聚起磅礴力量。
“看了展览,我更加坚信新疆的明天会更好。”乌鲁木齐八一中学学生艾丽菲热·阿不都沙拉木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为建设现代化新疆贡献青春力量。
油气生产加工产业展项前,来自克拉玛依的工程师马勇的身影格外专注。他时而凑近观察深地塔科1井的裸眼3D模型,时而拿出手机拍摄。“老一辈石油人在戈壁滩上‘啃硬骨头’,打出了第一口油井;现在我们有了更先进的技术,更要为新疆的高质量发展添把力。”
许多观众表示,通过观展,对新疆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大学生组尔古丽·阿不都外力说:“我从展览中看到了新疆与祖国同频共振的发展脉搏。毕业后我要留在新疆,这片热土机遇无限,正是我们青年一代施展才华的舞台。”
展厅里,矗立着一座“铸牢”之炬,像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也像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它的屏幕上滚动播放这样的文字:“没有祖国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忘记祖国的人,好比离开森林的鸟”“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守边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这些真挚话语中熠熠生辉。
10月1日,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主题成就展面向公众开放,观众在“铸牢”之炬留言。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石鑫摄
展览尾声,一面由90张灿烂笑脸组成的照片墙,浓缩了2600多万天山儿女的幸福生活。
“今日新疆最美的风景,是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发自内心的笑容。”主题成就展的讲解员努尔沙莉·阿达力汗说,将牢记总书记嘱托,讲好新疆70年来的奋斗故事,鼓励更多新疆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向着美好明天携手并进。
走出展厅,观众们带走的不仅是对七十载辉煌成就的震撼与感动,更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对未来的坚定信念。磅礴七十载的壮丽史诗已经书写完毕,而奋进新疆的华彩乐章,正待每一位天山儿女继续执笔,挥毫续写。